哈斯的彩色电影,《萨拉戈萨手稿》的姊妹篇,个人觉得他的风格更适合彩色,此片要比《萨》更为出色。这是一次内心的历险。故事背景设在二战前期,一位年轻人乘坐一辆奇怪的列车去看望住在疗养院中垂死的父亲。但这个即将拆毁的地方唤起了他许多过去的回忆。他被过去的士兵、殖民地的雇佣兵、昔日生活中的女孩,以及他的父母所包围... 获奖:波兰电影奖最佳产品设计奖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并提名金棕榈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发动了侵波战争,战火弥漫了整个波兰大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西部地区先后被德军占领。波兰资产阶级政府派军队奋起反抗,但力不胜敌,寡不敌众,军队纷纷被迫宣告解散。当时有一名少校叫做道布然斯基不愿解散,决心抗争到底。他聚集了被解散的一个团的200多名骑兵,继续和德国法西斯英勇战斗。此时,他为了躲避风险,化名为“胡巴尔”,转战于波兰东南部凯尔采地区一带,同德军展开游击战……整部影片叙述的时间跨度从1939.9.23——1940.4.30胡巴尔牺牲为止。
In 1961, Stanislaw Rozewicz created the novella film "Birth Certificate" in cooperation with his brother, Taduesz Rozewicz as screenwriter. Such brother tandems are rare in the history of film but aside from family ties, Stanislaw (born in 1924)
影片表现西欧封建主为了掠夺和侵略土地而发动十字军远征,企图打着宗教的旗帜残害波兰人民和波兰骑士。该片场面宏伟,出演演员甚多,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导演的手法大刀阔斧,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性。影片主要反映十字军在波兰惨绝人寰的种种暴行。影片主题鲜明,富有爱国主义精神,是战后波兰观众人数最多的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