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上天主教慕道課以來,恪守教義的少女瑪麗亞便遠離了流行文化,抵抗撒旦化身的種種誘惑。長大之後,嚴厲的母親仍以絕對威權的方式,約束她的生活起居與交友狀況。虔誠的瑪麗亞不但努力達到要求,為了讓罹患自閉症的弟弟能開口說話,她暗自做了一個危險的決定。 《少女的歧禱》以工整完美的形式,呼應片中角色的極端行徑。全片十四則標題,借典自耶穌赴難的章回短篇;十四段長鏡頭,築架出儀式般的嚴謹結構,再再讓人聯想起一九五○年羅塞里尼執導的《聖法蘭西斯之花》。不同的是,本片看似冷靜側寫瑪麗亞追求信仰而犧牲奉獻的心路
凭借《十字车站》拿下柏林银熊编剧奖的德国导演迪特里希·布鲁格曼的前作,依旧是和妹妹安娜·布鲁格曼合作编剧,且后者也担任演员一职。影片作为幽默的群像影片,以合租公寓的搬家为起点,关注的是一整年之内柏林的一群青年人的生活,重点关注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变化。
该片改编自80年代德国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主人公19岁的卡尔是个左翼份子,当权者都视他们这一群老是在街头抗争的孩子是恐怖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深受Anton Ailson的著作《Illuminators!》的影响,深信世界被一个地下庞大的秘密组织所掌握,而这个组织的中心,正是一部超级计算机。卡尔对此惊骇且着迷不已,在好奇或与头脑不相称的单纯动机下,卡尔成了苏联KGB窃取情报的骇客,有了钱只是为了买更好的计算机及永远喂不饱的毒品。就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时,卡尔也开始被警方监视。当犯罪、KGB、同伴、经济、良心